首页 > 动态 > 正文
要闻速递: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不可怕
2023-01-29 02:42:13 来源:身体

2023年1月,我们迎来第70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6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时代精神,消除麻风危害”。关于麻风病,大家了解多少呢?


(相关资料图)

1951-1980年我国麻风病处在高发时期,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麻风病被视为不治之‘症。1981-2000年我国进入基本消灭麻风病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实施了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病人化疗覆盖率大于95%。2001年至今,我国进入了消除麻风危害阶段,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全国共发现和免费治疗麻风病病例8000余例,麻风病的流行得到基本控制。至2012年底,上海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目前为麻风病低流行区,多年来无新发与复发麻风病患者。徐汇区既往患者均在规范维持治疗,并接受定期随访关怀。

因此,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接下来小汇带领大家共同来认识麻风病吧!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

传染源和传染方式是什么?

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统认为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间接接触传染是健康者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接触了麻风病人一定会患病吗?

麻风病的潜伏期一般2-5年,最长可达10余年。机体感染麻风杆菌后是否发病,与宿主对麻风杆菌的细胞免疫功能有直接关系。普遍认为超过95%左右的健康人对麻风菌具有先天免疫力,在接触麻风患者后并不发病。

怎样预防麻风病?

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病患者时需佩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等都可以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一旦出现可疑的麻风病症状建议主动去皮肤病防治院等麻风病防治机构检查治疗,目前我国对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

过去由于麻风病相关健康知识缺乏,容易对麻风病人产生歧视和偏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正值新一年“世界麻风病日”,让我们了解掌握麻风病常识,共同参与理解、接受麻风病人和康复者!

关键词: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不可怕 过敏体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