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正文
环球动态:张兰又被资本坑了?纯属活该
2023-03-24 09:19:18 来源:文娱后台

给最后一块,妄想独立于大数据时代的自留地,多一点不要钱的支持和关怀。

也给自己多一点,算法之外的自由时间。


(资料图片)

作者 | 哪吒

编辑 | 乌蝇歌

小风小浪原创出品

信用破产的张兰,最近忙着在访谈里给自己打造一个 " 完美受害者 " 形象。

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的一份民事诉讼判决书显示,张兰背上了 1.42 亿美元 ( 约合 9.8 亿人民币 ) 的外债。

在讨债者的穷追猛打下,张兰先前设立的家族信托被击穿,里面的钱款、房产都将用于还债。

她在各路访谈中的解释是:

当年俏江南倒闭、如今信托基金被击穿,都是资本给下的套。

" 信托里的钱是我的,不是我欠他们的。"

" 我觉得这是资本在霸凌我们企业。就俏江南而言,我一手创办的企业、股权什么都没有了,都给他们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帮助张兰运营麻六记账号的幕后团队 20 多号人,也选择在此时终止合作。

天眼查显示,张兰名下关联的 7 家公司,目前全都处于注销状态。更是把张兰 " 资本受害者 " 的身份坐实了。

千错万错,都怪资本忘恩负义,商人逐利忘义。

当我扒出所谓 " 资本霸凌张兰 " 全过程,居然得到了一个跟访谈截然相反的结论:

不是资本要害她,而是她自找的。

野蛮的行事作风,适应不了按规则办事的社会;

几次匆忙入局,不懂商场运营,也不愿意相信专业团队的力量。

天将降 " 大坑 " 于张兰也,她满腔热血地往里跳。

张兰为啥会欠 9.8 亿巨债?

一切都源于十几年前张兰的一场 " 豪赌 "。

2008 年,俏江南中标奥运竞赛场馆餐饮供应服务商。

张兰在两位老乡兼投资人的介绍,认识了鼎晖创投的合伙人王功权。

此刻资本是可以借之把俏江南升级成 " 餐饮界 LV" 的优质杠杆。

两位老乡依次:枫谷投资合伙人曾玉、易凯资本王冉

2008 年秋天,鼎晖创投 2 亿资本收购俏江南 10.526% 的股权。

兰姐拿着这笔巨款,招兵买马收了不少人才,试图拥抱现代企业制度

俏江南项目组长韩铁檩,按照咨询公司的规矩,用 PPT 跟张兰交流方案。

张兰让他关掉 PPT,有话直说。

这不是什么更先进高效的亚马逊开会法,而是笼罩在俏江南身上的旧式企业思维。

这种思维还体现在俏江南初代 CEO 的出走上。

去年汪小菲跟大 S 争床垫和探视权的时候,李国庆就讲过张兰俏江南被架空始末。

据李国庆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双重验证:

张兰当初不计成本,从麦肯锡挖来高精尖专业人才魏蔚担任 CEO。

魏蔚带着一份《CEO 上任 100 天》风风火火搞 " 新四化 "。

企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条条朝着俏江南的上市目标迈进。

餐厅管理制度还没换了新天,不到一年的光景,CEO 先被母子俩排挤走了。

从洗盘子到建立阿兰餐厅,再到开了 20 多家俏江南连锁,张兰的个人想法就是俏江南的规则。

某前任高管甚至称总店与分店的关系是 " 天子与诸侯 "。

俏江南墙上大大的京剧脸谱,也代表着张兰的行事风格:

闯荡江湖,个性张扬,卖吆喝赚力气最在行。

至于俏江南,赔了赚了都是自己的宝贝疙瘩,她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输出 " 义比利更重要 " 的江湖派价值观。

只不过兰姐人情拉拢 + 强势管理的那一套,在规章制度严密的商场行不通。

融资时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俏江南要在 4 年内做出成果,包括上市。

然而企业上市十分艰难,尤其是中餐企业。

A 股上市不成,兰姐迅速转战港股。

最荒谬的情节来了:

俏江南上市团队在兰姐的带领下,又去拜访了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

" 拜访串门 " 是她曾经引以为傲的办事技巧。

初中时她靠红烧肉、狮子头,将一家人从湖北农村调回了北京。

但这一套不是在所有场合都行得通。港股上市,俏江南扑了个空。

上市失败,张兰没反思餐饮业标准化不足的问题。

反而在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对着给她制定上市小目标的资方大发牢骚:

" 引进鼎晖投资是俏江南最大的失误 "。

还说早有清退鼎晖的想法,只不过鼎晖要求更高的回报率,兰姐不同意。

资本是羊是狼,是白衣骑士还是剥削者,全在于它是否顺了兰姐的意。

顺利时资本是金饽饽,玩不转就大喊 " 狼来了 "。

当年张兰急着拉投资,要把俏江南升级成 " 餐饮界 LV 时 " ——

还跟鼎晖投资人 " 性格投契,相谈甚欢 " 呢。

这种 " 变脸 " 也从映衬出张兰在企业运营上的强势不讲理态度。

她以为可以只要融资,不服对赌。再不济也能跟资方同甘共苦。

而鼎晖看俏江南,有利就投,赔钱就走。

俏江南没有如约上市,鼎晖撤资,需要张兰掏出 4 亿回购股权。

迫切拉投资的张兰,亲自 " 引狼入室 ",把新债主 CVC 带进俏江南。

这才有了张兰与 CVC 决战信托之巅。

CVC 确实帮俏江南补上了 4 亿的窟窿。

新资方更加重利,俏江南却无法给出 CVC 想要的盈利。

能力不足债滚债,张兰由此背上了 9.8 亿的债。

此时她想到一个狠招:招拆东墙补西墙。

折了俏江南,把资产投入信托,换取保底之策。

只不过这招门槛太高,大心眼的张兰根本把握不住。

信托的品类是离岸信托,张兰给取了个 " 成功优雅 "(Success Elegant Trust)的名字。

张兰可能忘了贱名好养活

表面上看,离岸信托相当于张兰家族的 " 免破产金牌 "。

放进信托里的资产不属于张兰个人;当张兰的债主来追债,这笔钱也不能用于偿还。

划重点,信托里的资产不再属于这些张兰所有。

资产的支配权,可以作为遗产由张兰的子女继承。

低情商:这笔资产是留给儿子汪小菲的,有 " 规避风险 " 之嫌。

张兰本人的高情商回应是:" 让企业常青,能一代代传承 "。

既然这份成功优雅信托是张兰的希望,那这份希望是怎么被击穿的?

因为张兰对信托,就像在直播间对她的好大儿——控制欲太强

既要它发挥防御资本讨债的功能,又死攥着这笔钱不放手。

法院判决书说明了三条张兰不遵守信托规则的例证。

其中一条铁证是,张兰在与银行来往的邮件中声称自己是 " 信托资产的实际利益所有人 "。

银行账户实际为张兰所有

按照约定,张兰和 CVC 谁都不能伸手去掏信托里的钱。

结果张兰一定要把钱揽在自己怀里,甚至还取出部分钱在纽约买了套房。

张兰率先违背信托制度,打破了资产的隔离功能。

CVC 则是用法律武器,抓住证据在多地同时起诉张兰。

即便如此,张兰依然在各大商业板块的访谈中发表了一席集齐各种对立元素的宣言:

" 个别国际资本,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太贪了。用我的合同在库克岛融资 20 亿美金,想血洗整个中国企业,他们(个别国际资本)装着这么一个美梦。"

如果不是张兰的 " 贪 ",她也不至于挪用信托基金买纽约房产,被 CVC 抓到把柄。

更何况她早就把国籍改到加勒比岛国,又何谈 " 中国企业 " 民族叙事?

要么是她还在浑水摸鱼,试图哄骗观众。

要么就是张兰本人,到现在也没弄懂信托基金的运行规则。

说到底,她既要资本入局帮她做大做强,又不愿按照现代商业的规则办事。

商业战场不会贴心询问她是故意还是不小心,一纸判决书直接让她身价负亿。

" 资本无情抛弃张兰 ",这个结局已经是第二次出现。

从起初的天降 2 亿,到负债 9.8 亿,张兰屡战屡败。

这一切事情连缀起来,看似是资本与张兰的冲突,其实是现代商业法则与兰姐江湖规矩之间的冲突

其实商业行为里哪有那么多对错,只有数据上的盈与亏。

而张兰的草莽江湖叙事,始终在说 " 钱不重要 "," 不丢人 " 的面子最重要。

把冷冰冰的数字排除在外,也顺势把自己带到了现代文明的对立面。

试图拿面子人情换利益。

也难怪她在商战中屡次掉坑,滚雪球似的负债。

关键词:

为您推荐